结合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深入学习“五个对接”与“四个合作”的心得体会
50
2012年04月23日 00:00 点击:[]

自我院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来,我认真学习了有关高职教育政策与发展规划等理论。重点学习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年9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年12号文》。

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下面以经管学院申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实现“五个对接”和“四个合作”。

五个对接:

专业与产业对接

会展专业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中产生与发展的,会展已经形成了会展经济,并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所以开办此专业是工学结合,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英语和计算机等,专业课程包括会展布置与搭建、会展服务与接待、会展管理、会展活动策划、会展市场营销、展览设计、会计出纳等,这些课程是我们到国博调研时,双方共同制定的,并有不断修订相关职业行业标准规范,以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也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完美对接的最显著体现。会展专业校内实训可在我院现有的实训室进行,校外实训则是真刀真枪的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进行。比如场馆搭建、水电工程和收银等实训。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会展专业学生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对接的,根据专业特色,鼓励高职会展专业学生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尽早获取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级会展策划师,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社会及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用人单位更看重综合素质,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是沟通和自学能力。高职会展专业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终身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终身学习情感和态度、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及其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

四个合作

合作办学

我院与国博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行业,拓展办学道路;产学结合,培养适用人才”。也可进行“订单式”培养,实行课堂与实训、实训与生产、教学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形成了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生产、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式的产学研究中心。同时也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专门会展企业输送会展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与国博双方签订协议,国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进行顶岗实训,学生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中实现实训和生产的互动。

合作育人

在与会展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合作中,聘请会展行业企业专家进入我院会展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能人进课堂,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学校也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在国博建立教师工作流动站,从而形成了校企师资互动共享的平台。教师也可积极为行业企业服务,参与会展相关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为国博提供员工的培训关于礼仪等。建立校企双导师指导方式,通过此种方式育人,可以做到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合作就业

通过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依托武汉博览中心,向安徽合肥、江西南昌和成都辐射,输送会展人才。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合作开办订单培养班,可实现学生入学即就业,实现“零距离”就业。

合作发展

校企双方合作,正走向“一体化发展”道路。坚持校企融合,学生工学交替,在这个过程中可实现‘四个一体化’,即生产、育人一体化;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输血和换血”一体化(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培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一体化。这四个‘一体化’彰显了校企深度融合的特点,也是校企合作互相共赢、共同发展的模式。

通过对高职会展专业的“五个对接”和“四个合作”的分析,总结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经管学院 姜玲玲)


关闭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 访客预约

    访客预约
  • 魅力船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