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海学院教师应邀参加海上丝绸之路与蓬莱古船•登州港国际学术研讨会
50
2012年05月21日 00:00 点击:[]

5月17~20日,海上丝绸之路与蓬莱古船•登州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蓬莱阁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近30位国内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古代造船史的知名学者,以及11位研究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和以中国技术为依托研究中、日、韩古代造船技术的韩国、日本顶级学者。我院船海学院何志标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相关论文。

1984年、2005年在登州港(蓬莱水城)先后发现四艘古代沉船,其中一、二号船为中国古代海船,三、四号船为韩国古代海船。这四艘古船对研究中国和韩国古代造船技术、东北亚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登州古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5月18日,新的蓬莱古船博物馆建成开放,陈列展出蓬莱水城发现的四艘古船及众多的中外航海文物,同时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海上丝绸之路、蓬莱古船、登州港以及中外航海文化交流等进行深入研讨。

据悉,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蓬莱市2011年12月与宁波、扬州、广州、泉州、漳州、北海等七城市共同签署《新机遇、新挑战、新跨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七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纲领》、启动联合申遗工作之后的重要举措,也是蓬莱阁景区新近推出的重量级景点“蓬莱古船博物馆”以深挖文化底蕴、延展历史文脉的重要举措。

在经过组委会和有关专家严格审核筛选之后,最终精选了35篇共计33万余字的论文正式结集出版。

我院何志标副教授发表的论文“《营造法式》的模数制在蓬莱一、二号古船中的表现”,利用蓬莱一、二号古船残体实测数据,通过营造尺复原、舱长尺寸的材份数还原、外板厚度和龙骨截面的材等对应分析,推断古船主体基本尺度的确定、板材尺寸的选取所遵循的规律与《营造法式》的“材份制”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引起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称此文开国内相关研究之先河。(船海学院)


关闭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 访客预约

    访客预约
  • 魅力船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