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下乡活动,传承实践精神——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50
2012年06月26日 00:00 点击:[]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鼓励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促进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入地实践学习。让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我院团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湖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李冰老师对此次活动安排制定了具体规划。6月23日上午,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赴湖北省咸宁市簰洲湾镇,开展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6月23日上午8时,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李冰老师的带领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乘汽车正式向咸宁市进发。在乘车的途中,李冰老师简单介绍关于此次活动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一路上,在李冰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说有笑,热情高涨,充分展示了他们准备下乡服务的意愿与热情。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中午到达目的地--簰洲湾镇。小分队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下午两点钟,小分队在李冰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手提毛巾、香皂、象棋、扇子等日用品和娱乐道具,开始向嘉鱼县、簰洲湾镇福利二院进发。在途中,他们都自觉遵守纪律,服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充分展现了武汉船院学子应有的良好形象。到达福利院后,李冰老师首先向福利院的管理人员张莲云院长说明我们到来的目的并得到了张院长的真诚的欢迎。随后,李冰老师对成员进行分工,开始对福利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福利院的老人们见到我们的到来,都走出房门,在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灿烂的笑容。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慰问品,为老人们提热水、打扫房屋、陪老人们聊天、给老人捶背等。在为福利院服务的过程中,使老人们真正的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同学们的行为使老人们感动不已。

下午五点钟、实践小分队开始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簰洲湾镇东岭村。在那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落后。到达目的地后,在当地一位老师引导下,实践小分队走访了东岭村几户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李冰老师向贫困学生询问学习情况并送上文具用品,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调整心态、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父母、回报社会”。

由于农村的医疗设备落后,村民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为了增加村民遇到危险时的自救能力,6月24日上午6点,实践小分队在李冰老师的带领下向东岭村的村民们讲述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并且免费发放宣传册。

经过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顺利结束了 “下乡”之旅,在6月24日下午踏上了返校的归途。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下乡体验、但是同学们收获了许多。一方面,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不断强大,虽然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从这次实践中同学们发现,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很大,在农村仍存在许多贫穷、医疗、教育落后等问题。国家和当地政府在今后仍需大力的投入资金、技术以及不断的改革创新。同时,提高村民落后的思想意识,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使农民的生活更大程度上得到保障与改善。让他们自己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另一方面,通过本次社会实践,使得同学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找出自身的不足,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表达下乡的真正目的,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并把它发扬出去。力求及时发现问题,扬长避短,发挥艰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关闭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官方抖音
  • 访客预约

    访客预约
  • 魅力船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