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参加“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
2013年04月03日 00:00 点击:[]

2013年3月30-31日我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会主办,全国著名职教专家,原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主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顾问戴士弘教授主讲的“课堂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班。戴教授,从当代职教先进观念”、“怎样改造传统课程”、“职教课程中的项目与任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造”、“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职教院校的整体教改”、“职教改革经验的普遍意义”七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和详实系统的指导。培训论题范围广泛,重点突出,内容生动具体,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很强,而且有多所院校的成功经验和现代先进职教理论的支撑,可以直接应用。此次培训,现就我的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如下。

1、首先在一些职教的基本观念上,对我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我的思考和持续关注。如讨论“什么是一堂好课”。以前,我带的两门主干课程,“轮机英语听说”和“轮机自动化”,自认为自己备课认真,上课倾尽全部热情,课后也认真批改作业,各个教学环节确保规范,可是学生考试却不尽如人意。对此感到困惑,但一直固执的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能作为衡量我课讲的好不好的重要标准。甚至,心里有“学生学习风气差、学习能力不足”等等借口。但此次培训上,戴教授特地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纠正了一个认识的误区。以前,大家认为“老师讲的好就是一堂好课”。显然,评价对象弄错了,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学生。

2、其次,解决了我工作中的一些困惑。戴教授此次培训明确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位”原则,或者说“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就是“项目课程”。以前,我对“项目”的解读似懂非懂。甚至把教学设计中的“案例”和“项目”的内涵混为一谈。通过培训,我明晰了案例不是项目,教学模块也不是项目。项目应该是基于真实的工作背景,精心设计的典型的、综合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如何进行项目设计,戴教授以“应用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举例说明了项目设计的过程,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3、再则,对第一次课设计、最后一次课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从理念、步骤、技术细节、经验和建议做了详尽的介绍。包括word文档如何编撰,PPT演示稿如何突出效果做了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导。这一点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以前我也参加过系部组织的单元教学设计竞赛,做精品课程的时候也做过整体教学设计,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只能通过收集别的教师曾经做过的设计示例,自己摸索,然后模仿,有一点底气不足的感觉。通过此次培训,以后再进行该项工作的时候,有规范的示例,整个过程也非常清楚,应该会进行的更顺利。

4、有一点遗憾的是,本来想就“轮机英语听说”这门课程的改革向戴教授亲自请教,但是由于向专家咨询的老师太多,没能深入的探讨。希望以后能有这样的机会。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探索高职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本次培训很多观念和方法是走在前面的一线先进院校的经验和创造,是他们的实践成果。如果能把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贯穿到我们的学校、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每一次课、每一位教师以及学院、专业、教研组直到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层面,整个学院的面貌会有整体的提升,我们学校所提出的“内涵建设”会更丰富,作为教师包括我会更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会更贴进行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携手不断的努力吧!(动力工程学院王金娥)


关闭

Baidu
map